成人培训
小学道德与法治专业知识资料(小学道德与法治专业知识考试)
2023-12-27 04:21:02 成人培训 958人已围观
1.有谁考过湖北编制教师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
1.考试目标和要求
1、考察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道德法治、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测试考生对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知识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考验考生对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了解。
4、测试考生对小学道德和生活(社会)对应的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考试内容范围
(一)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部道德与生活
1.道德与生活
(1)健康安全生活: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校园生活。
(2)快乐积极的生活:快乐、开朗、积极向上,有信心和勇气应对挑战。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4)用手和大脑创造性地生活:好奇心和兴趣;设计与生产;勤于思考、学习、探究。
2.道德与社会
(一)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规则和法律对于保护每个人的权利、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意义。
(二)生产消费活动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人、自然、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五)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和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初中思想品德知识、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
1、初中思想品德
(1)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和自我完善;知法于我心。
(2)我、他人、集体:互动、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和义务。
(三)我与国家、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遵守法律和秩序;了解国情、热爱中国。
2.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
(一)中国古代历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近代史:
世界历史
(1)世界古代史:
(2)世界近代史:
(三)世界近代史:
3.初中地理
(1)地球和地图:
(2)世界地理:
(3)中国地理:
(4)乡村地理:
第三部分思想道德学科核心知识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法学基础理论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介
第四部分时事与政策
一、年内国内外重大时事
2、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理论及其应用
这应该在网上或书店出售
2.2020泉州教师招聘考试考什么科目
2019年泉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公开招聘新教师笔试正在进行中。笔试的科目、内容和分数计算方法按照民教人[2010]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全省统一笔试报名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人报考一个职位(即1个市、县)。现将新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笔试科目类别整理如下:2020年泉州市中小学公开招聘笔试科目类别序号类别1幼儿教育综合知识2中小学综合知识中学教育3幼儿教育4小学语文5小学数学6小学英语7小学科学8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与社会9小学音乐10小学艺术11小学体育与健康12小学信息技术13中学语文14中学数学15中学英语16中学物理17中学化学18中学生物序号类别19中学思想政治道德法治20中学历史21中学地理22中学通用技术23中学信息技术24中学音乐25中学艺术26中学体育与健康27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9中学综合实践活动30中学心理健康教育31特殊教育。
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跨)学科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通过特定学习方法形成的结构化(跨)学科知识和研究技能的能力。技能,以及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沟通结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的动态系统。
基本内容: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教材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16年起,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一年级《道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
4.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当个体(这里一般指学生)处于复杂、不确定的生活情境时。
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法培养的学科(跨)概念、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结构化(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动态体系。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沟通结果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核心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学习、健康。人生六大品质,责任、实践、创新。新编的道德法治教材如何体现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首先,教材的编排和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核心价值观。
二是连接学生的生活经历,由近及远,结合学生成长的年龄和经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三是采取循环螺旋式的呈现方式,强化教育效果,引导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
四是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与思同步发展、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理解和践行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66306539核心价值观,力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特别注意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
不仅注重传统节日、民俗风情、传统礼仪、积极向上的民俗文化的教育,还注重运用古诗词、传统谚语、谚语等题材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专门以“骄傲的祖先,灿烂的文化”为单位,聚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教材富有中华文化风格和精神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起连接核心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精神链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培育当代中国孩子的道德品质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能力中国新闻网-高中教材全面修订,首次纳入学科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