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维度有哪些领域内容(教师专业知识维度有哪些领域的)
2023-12-24 13:07:21 专业知识 527人已围观
1.1.《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有哪几个维度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
1、专业理念和师德
(一)专业理解和理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认识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3、认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协作与沟通。
(二)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5、关爱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学生人身和生命安全。
6、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
7、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
8、树立育人理念,以德育为先,以能力为重,把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道德发展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
10、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创新意识。
1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
(四)个人修养和行为
12、有爱心、有责任心,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13、坚持实践导向,身体力行,边做边学,边做边学。
14、善于自我调节,保持平和的心态。
15、乐观、细心、耐心、平易近人。
16、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专业知识
(一)专业背景知识
1、了解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行业当前趋势和人才需求、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等基本情况。
2.了解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
3、掌握所任专业涉及的专业资格和标准。
4、了解相应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标准、岗位职责等。
5、掌握所任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规则。
(二)课程教学知识
6、熟悉所讲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7.掌握所授课程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和课程标准。
8、了解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征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9、掌握所授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常识
10、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1.了解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12、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和表达知识。
13、具有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知识。
3、专业能力
(一)教学设计
1、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根据专业岗位工作流程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情境。
3.指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4.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二)教学实施
5、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6、运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实施教学。
7、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有效规范教学过程。
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实施教学。
扩展信息: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录取、培训、考核的基本依据学校。
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必须是经过系统培训和锻炼的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充实
中等职业学校负责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员必须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历,并达到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
2.《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知识包括哪些领域
首先,《标准》突出了“基本理念”:“以学生为本”、“师德第一”、“能力第一”、“终身学习”,这些都是与时俱进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师德、师能、终身学习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强因素。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读完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古今中外对教师的“春蚕”、“蜡烛”、“园丁”的比喻,但我想说: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是“春蚕”。蚕”或“蜡烛”,但同时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不断补充养分,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照亮世界或吐出所有芬芳后毁掉自己。
其次,在“专业理念和师德”部分,《标准》从四个方面对小学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它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二是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必须“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这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状态,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态度。三是明确要求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外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在师生互动的微观世界中,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认识和行动将更直接决定